中國人,骨子里有著對中式生活的熱愛,只是這些隱藏在骨子的熱愛未能在同一時間里迸發(fā)。有的人因耳濡目染喚起了這種熱愛,或者悟出了這種生活方式;有的人則是在經歷了人生起落,忽然覺醒,尋找這個隱藏于肉身血液中的力量;還有人因受自然和書本的引導,敏感而細膩地尋找到所謂自己的本真。中式生活是怎么樣的,我大致歸為兩個字 “ 閑、美?!敝惺缴钭钔怀龅奶攸c即是 “ 閑 ”,閑然后就是創(chuàng)作和思考。
梁實秋說:“ 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 ”。閑非懶,是一個過程,放眼看中國的文人,都是閑人,不爭名利,不圖榮華。
閑于詩詞歌賦中,閑于繪畫樂器中,是一群靈魂享樂者。
中國的文人遠至莊子、陶淵明,近至歐陽修、蘇軾,這些文人肉體身處貧寒或者仕途艱難,卻從未放棄過精神的享樂,靈魂的富庶。
每個人都將有一個中式院子情結聞一多說:“ 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一個人的烙印,這個人就是莊子 ”。美學大師李澤厚也說:“ 中國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內心永遠是莊子?!?nbsp;周作人先生曾言 “ 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span>
中式生活無疑是尋找美的一個過程中國人自古在美學領域里獨領風騷,宗白華先生說:“ 中國人于有限中見到無限,又于無限中回歸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復的?!?br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國人是天生的浪漫主義者,從畫作到詩歌無一例外,而中式美學也具備這個特點。老子講 “ 致虛極 ”,莊子講 “ 坐忘 ” 都是以虛空的心態(tài)去體悟人生;清代畫家惲南田說:“ 須知千樹萬樹,無一筆是樹。千山萬山,無一筆是山。千筆萬筆,無一筆是筆。有處恰是無,無處恰有,所以為逸?!?正是此道。
中華文化的主體,儒釋道三家兼而有之,儒家中庸,釋家圓融,道家虛空,這三種體驗構成了古典中國在審美上大致的一個輪廓。而具體到每一個時代,他們的 “ 美學 ” 都是不一樣的。魏晉風流,初唐剛健,晚唐旖旎,宋朝清麗。中式美學是超出事物本身的,“ 意境 ” 為中式美學的核心,出于對宇宙本體 “ 道 ” 的尊崇,中國人將美歸之于道,又基于對道的藝術詮釋,將美歸之于道的形態(tài) —— “ 意象 ” 和其高級形態(tài) “ 境界 ” 美在道,亦即美在意境。
沒有任何一個字或者詞語可以涵蓋中式生活方式的全部,因為它分綱擇目,相互變化融合。
我們可以看戲,可以聞香,可以吃茶,但更可以賞析戲曲、聞香造句、品析沏茶工藝,一味地不講究只是粗糙與粗鄙,只有通過繁復的儀式和形式,才能真正了解精致生活的造詣,才能找到其中最舒服的平衡點。而這些都為極其簡單平凡的事情,卻都涵蓋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體現對美的追求及感受。
這正是中式生活中的閑是悠閑,亦是清閑